关注 |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,要坚持就业优先
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。当前,我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人左右,其中7800万人的就业方式是依托网络信息平台。灵活就业在解决劳动者生计的同时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。今年全国“两会”期间,多位代表委员建议,应该给予灵活就业人员更多的保障。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,一方面要继续鼓励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,另一方面也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。
原文 :《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就业优先》
作者 |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纪雯雯
图片 | 网络
根据希克斯-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,就业是经济生产的引致需求。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、世界经济下行及人口老龄化加快等多重冲击下,数字经济创造新就业的同时也通过三条途径影响就业技能结构。
一是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技术进步影响就业技能结构。根据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和任务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,数字经济发展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需求存在差异,通过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改变就业技能结构。
二是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增加知识生产要素影响就业技能结构。新的生产要素派生出新工作岗位,然而新就业对劳动需求的技能水平、用工模式等均有别于传统就业。
三是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信息基础建设影响就业岗位技能结构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《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的重要内容。信息基础建设与不同的工作任务形成替代和互补,进而改变就业岗位技能结构。
劳动力技能供求发生变化
第一,从供给侧而言,我国劳动力技能结构无论是在存量还是增量上均保持优化。存量方面,2008年至2020年,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占比从6.63%增长到22.8%,中等技能劳动力就业占比从12.47%增长至18.38%,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占比从80.85%下降至58.5%。增量方面,随着高等教育扩张,劳动力市场中的高等教育毕业生由1999年的84.8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1076万人,新增劳动力由以初中毕业生为主演变为以高等教育毕业生为主。
第二,从需求侧而言,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既存在替代效应,也存在创造效应,整体表现为对技能劳动力的偏向性。
从替代效应方面看,根据《2019全球人力资本报告》的内容,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被引入到企业中,全球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减少700万人,中国的实践表现得更加明显。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014年的26.3%上升到2019年的36.2%,2013年至2019年制造业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由5257.9万人下降至3832万人。
从创造效应方面看,2007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14.7%,吸纳就业人数4411万人;2018年数字经济占GDP 比重为34.8%,数字经济领域就业人数为1.91亿人,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4.6%。波士顿国际咨询机构(BCG)预测,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就业总容量将达4.15亿人。2021年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指出,青年创业群体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到86.1%,在科创板上市的信息技术企业占比为40%,创业带动就业潜力巨大。
从技能的偏向性方面看,数字经济部门的劳动者教育结构显著优于非数字经济部门。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显示,数字经济部门劳动者学历分布集中在本科(28.71%),非数字经济部门集中在初中(31.47%)。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形成了人才集聚的不均衡,地区间表现为“宽带中国”政策试点城市的高技能劳动力占比较高,产业间表现为第三产业集聚了65%的数字人才。
就业岗位技能结构
呈现逐渐向上极化趋势
从劳动者就业行业、职业和受教育水平三个维度对就业岗位进行分类,2008—2018年我国就业岗位技能结构呈现“先凸后凹”、逐渐向上极化趋势,中等技能以上就业岗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,68.15%的就业岗位从业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有所提高,其中的前5个岗位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行业;31.83%的就业岗位从业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有所下降,其中的前5个岗位主要集中在交通邮政业。
新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歧视
数字经济中的新的就业岗位形成网络平台劳动力市场。就业理念兴起于分享经济,岗位创造依赖于资源共享化,工作模式源于规则灵活化。当前,线上线下二元工作场所形成了新劳动力市场分割。由此需要注意,新就业岗位的劳动身份模糊化、劳动关系灵活化、劳动保障缺失共同构成了数字劳动的就业歧视。
综上所述,数字经济发展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的着力点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:一是探索数字经济发展中扩大就业容量和优化就业结构的多维路径;二是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;三是强化行业工会治理能力,平衡就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。
[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“数字经济发展中就业结构变化与职工培训”(20JJB008)的阶段性成果]
文章为社会科学报“思想工坊”融媒体原创出品,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00期第4版,未经允许禁止转载,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。
拓展阅读